普安镇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粮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用好“三种方式”,积极推广大豆种植,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节本增效,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目前,该镇共发展大豆1.6万亩,预计总产量2400吨。
优化种植方式
做强“玉米+”
今年,探索“玉米+”模式,实现大豆、玉米产量“双提升”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开江县普安镇依托县农技专业服务组,通过开设科技培训班、“田间”现场指导等方式,全域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和大豆机耕机播机防机收全程机械化技术,真正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双赢。
站在普安镇东岳社区的一处田埂边,远远望去,一大片田地被地膜覆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千亩示范片”的标语在田间格外醒目。
“通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我们普安镇在保障2万余亩玉米播面的同时,实现了大豆扩面1万亩。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收成肯定会比往年高,农户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普安镇人大主席秦德勇说。
盘活边际土地
做好“田坎+”
为进一步抓好大豆种植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产量及种植任务,普安镇大力发展“田坎+”种植模式,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盘活利用耕地边际闲置土地450亩,为村民增收拓展新路子。
在赵家坪村,一位村民兴奋地介绍大豆种植情况:“种大豆不仅能增收,还能保田坎、肥地。我们以前不晓得在田坎上种大豆,技术员今年教我们这样做,以后我们都晓得种植了。”
“田坎种植大豆,既能增收、保田坎,还能充分利用土壤有机质。同时,大豆种在田坎上,大豆根基可以自己消化吸收水分,大大节省了灌溉的人力成本。”普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
提升种植效益
做大“果林+”
为了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普安镇特别组建了18个农技指导组,深入各村(社区)积极引导当地果农推广果园套种大豆模式,有效促进了经济效益。
普安镇赵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刘本刚介绍说:“我们村的经果林主要以种植柑橘为主,为积极响应镇上的‘果林+大豆’种植新模式,经过农技专家实地勘察和科学论证,我们套种384亩经果林,预计大豆产量97.5吨,让村民们‘一块地赚两份钱’。”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科 通讯员 曾令山